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控制是确保实验动物健康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。以下是91香蕉短视频对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控制的详细阐述:
实验动物环境可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。
外环境: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以外的周边环境,如气候、自然因素、邻近的民居或厂矿单位、交通和水电资源等。
内环境: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内部的环境,又可细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。大环境是指实验动物的饲养间或实验间的整体环境状况;小环境是指在动物笼具内,包围着每个动物个体的环境状况,如温度、湿度、气流速度、气体浓度、光照、噪音等。
实验动物环境条件对动物的健康和质量,以及对动物实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。尤其是高等级的实验动物,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和恒定。对环境条件人工控制程度越高,并符合标准化的要求,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动物就越具有质量上的保证,一致性的程度就越高,动物实验结果就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,也使同类型的实验数据具有可比较的意义。
实验动物设施依其使用功能的不同,划分为各个功能区域,各自有不同的要求。按照“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"国家标准(1994)规定,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分为四等,控制程度从低到高,依次为开放系统、亚屏障系统、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。
开放系统:通常为单走廊专用房舍,采用自然通风或设有排风装置,有防虫、防鼠设施,要求笼具和垫料消毒、使用无污染的饲料,人员进出有一定的防疫措施。这类设施仅适用于普通级动物。
亚屏障系统:又称为清洁级屏障系统,用于清洁级动物的饲育。一般设双走廊,其设施的结构及设备配置要求都与屏障系统大体相同,只是空气洁净度只要求达到10万级,管理上要求稍低于屏障系统。
屏障系统:主要用于厂笔贵级动物的饲育。要求与外界隔离,空气经叁级过滤净化后才进入屏障设施之内,空气洁净度为10000级。屏障系统设有清洁和污染走廊,进入系统的笼具、饲料、饮水、垫料、器械等一切物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,人员进入要经淋浴、更衣,使用专用的服装,进入的动物要有专用包装,也经严格的消毒处理。
隔离系统:主要设备是隔离器,隔离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组成的隔离系统用于饲养厂笔贵动物、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。操作时,工作人员只能通过隔离器上的橡胶手套来进行饲养或实验。物品是通过包装消毒后,由灭菌渡舱或传递窗传入;动物是经由无菌剖腹产的方法进入;进入隔离器的空气,应经高效过滤,保证隔离器内空气洁净度达100级,无菌并维持正压状态。
房舍设施建设:对实验动物设施的房舍设施的建设,如地面、门窗、墙壁、天花板、走廊及空气净化调节设备与送排风系统等都有详细的要求。例如,地面要求平而不滑,一般不设排水口;墙壁要求保温和隔音,墙涂料耐酸碱,易于消毒清洗;有压力梯度的系统,门应开向压力高的一侧等。
辅助设施和设备:指在动物房舍设施内使用于动物饲养的器具和材料,主要包括笼具、笼架、饮水装置和垫料等,并还有层流架、隔离罩和运输笼等。这些器具和物品与动物直接接触,产生的影响最直接,务必予以重视。其中,笼具要求能对动物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,通风和采光良好;坚固耐用,里面的动物不会逃逸,外面的动物不会闯进;操作方便,适合于消毒、清洗和储运;成本低廉,经济实用。
综上所述,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控制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,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以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质量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